淡水鱼对锌的需求与利用
编辑: 时间:2021-12-15 18:24:28 点击:1019
锌是体内许多酶的组成成分或激活因子,如锌是DNA聚合酶、RNA聚合酶中不可缺少的辅因子。锌可参与很多基础的生理活动,包括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质代谢等;锌还涉及更为复杂的生命过程,如免疫反应、神经传递及信号传递。因此,锌对生物体的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淡水鱼类也具有同样的重要作用。
锌对淡水鱼的影响
锌对淡水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已有诸多报道(见表1)。锌可提高淡水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在斑点叉尾鮰、草鱼、尼罗罗非鱼、吉富罗非鱼、黄颡鱼、建鲤、虹鳟等鱼类中均得到认证。
锌有抗氧化作用,缺锌会使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强,对虹鳟的研究结果显示,缺锌可导致其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锌能降低建鲤脂质过氧化反应、蛋白质氧化,提高其抗氧化防御。当饲料中锌含量大于32.1mg/kg时,团头鲂肝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锌可减少团头鲂肝内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
缺锌会导致草鱼肠道抗菌物质减少,上调核因子κB(NF-κB)相关的促炎细胞因子,下调雷帕霉素靶蛋白(TOR)相关的抗炎细胞因子,表明缺锌会损害鱼类肠道免疫屏障。将鲶暴露于含铅、高温的环境,并对其进行细菌感染,在这种情况下,饲料中添加10mg/kg或20mg/kg锌能有效修复鲶生化和免疫学参数。
淡水鱼对锌的需求量
1、需求量
鱼类缺锌会出现厌食,生长受阻,死亡率高,白内障等症状。目前淡水鱼对锌的需求量已有诸多报道。根据试验饲料的不同分为三种情况:(1)投喂纯化饲料。虹鳟、鲤对锌的需求量为15~30mg/kg;斑点叉尾鮰、蓝罗非鱼对锌的需求量为20mg/kg;而尼罗罗非鱼对锌的最低需求量为30mg/kg。(2)投喂半纯化饲料。各鱼类锌需求量如下,黄颡鱼17~21mg/kg、草鱼51.8~58.6mg/kg、建鲤43.2~48.7mg/kg。(3)投喂实用型饲料。虹鳟的锌需求量为80mg/kg,尼罗罗非鱼全植物蛋白质饲料中锌的适宜添加量为79.51mg/kg(饲料总锌含量为129.28mg/kg)。
2、蛋白源
鱼类对动植物蛋白源中锌的利用率有差异。植物饲料原料如豆粕、菜籽粕、棉籽粕等在鱼类饲料中经常使用,而其中较高含量的植酸会与矿物质生成螯合物,降低锌的利用率。
饲料中高植酸水平会显著降低斑点叉尾鮰骨骼锌浓度,若饲料兼具高钙水平则会加剧该不利影响。鱼类对动物蛋白源中锌的利用率主要受钙、磷含量影响。比较虹鳟对四种鱼粉中锌的利用率,结果表明,锌的利用率主要受鱼粉中磷酸三钙含量的影响,白鱼粉磷酸三钙含量最高,锌的利用率最低。饲料中磷含量若达到虹鳟需求量的两或三倍会降低锌的利用率,而钙的补充可有效减弱这种负面影响,最适钙磷比为1:1。相较于植物蛋白源(锌含量15~60mg/kg)或植物浓缩蛋白(锌含量40~80mg/kg),动物蛋白源锌含量一般较高(锌含量80~100mg/kg),且虹鳟更易利用动物蛋白源中的锌。投喂鱼粉为主的饲料无需补充锌即可满足虹鳟生长需求,而投喂全植物蛋白质饲料需补充30mg/kg锌以满足其正常生长需求。
3、锌源
鱼类对不同化学形式锌的消化吸收率不同。已有诸多研究比较鱼类对不同锌源的利用情况,主要是有机锌和无机锌的比较。以草鱼为研究对象,以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抗肠炎发病率为判定指标,认为乳酸锌相对硫酸锌的效价分别为132.59%、135.27%、154.04%。在虹鳟的研究中,以锌吸收率、锌沉积率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作为参考依据,认为虹鳟(初重2g)对氨基酸螯合态锌的利用率高于硫酸锌。虹鳟(初重1.63g)对氨基酸螯合态微量元素的利用率高于硫酸盐态,甚至在含磷酸三钙和植酸的饲料中也是如此。而在白鱼粉饲料中,虹鳟(初重31.9g)对有机锌、硒和无机锌、硒的生物利用率相似,可能是基础饲料锌含量(157.3mg/kg)已超过虹鳟需求量所致,其研究显示在白鱼粉饲料中补充40mg/kg锌(饲料总锌含量为80.2~81.1mg/kg),可使虹鳟达到正常生长水平。另外,试验用鱼初重的不同也可能是造成试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在斑点叉尾鮰纯化饲料研究中,蛋氨酸锌的生物利用率约是七水硫酸锌的3倍;在含有植酸的实用饲料中达4~5倍。而在实用饲料中,对于斑点叉尾鮰,蛋氨酸锌和硫酸锌具有等价的生物利用率,但该试验中锌的添加对试验鱼增重无影响,可能原因是基础饲料中锌含量已能满足斑点叉尾鮰需求。分析以上两篇斑点叉尾鮰的研究,通过计算日摄食量发现,当实用饲料中锌含量可满足鱼类生长需求时,有机锌不体现其优越性。综上所述,有机态锌的生物利用率高于无机态或是等价。除鱼种类的影响之外,基础饲料的不同也影响着最终结果,若基础饲料中锌含量已满足或超出试验鱼需求,则结果可能就有失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