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亚硝酸盐在海水养殖上不那么危险?
编辑: 时间:2021-12-15 18:17:12 点击:495
文|图李富贵
众所周知,NO2-和NH3是水产养殖上最头疼的两个指标。在养殖水体中,亚硝酸对养殖动物具有较大的毒性,通常是衡量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亚硝酸盐根毒性又称为高铁血红蛋白症,也称亚硝酸盐中毒为“黄血病”或“褐血病”。
NO2-中毒症状
养殖动物、虾食欲下降,鳃组织出现病变,比如鳃部肿胀、增生,出现黑鳃或黄鳃,鳃丝呈暗红色;体色变深,呼吸困难、骚动不安或反应迟钝;呼吸急速,经常上水面呼吸;另外亚硝酸盐过高可引起养殖动物虾肝脏出现异变,如空泡化,导致规模性死亡。
NO2-中毒机理
亚硝酸盐对于水产动物,尤其是鱼类和小龙虾的主要毒性影响归功于载氧色素的转变,随着转变,会造成色素不携带氧气,最终导致鱼类由于缺氧而死。在鱼类中,亚硝酸盐进入红细胞的过程和铁原子的氧化(Fe2+→Fe3+)是息息相关的。
功能血红蛋白被转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为高铁血红蛋白具有高离解常量,所以无法把氧气释放到身体组织内。同样在小龙虾体内,亚硝酸盐进入血浆是和有关铜原子(Cu1+→Cu2+)的氧化也是息息相关的,因为功能性血蓝蛋白会转化成不能绑定分子氧的高铁血蓝蛋白。
鱼或小龙虾的NO2-中毒机理有以下几点:
(1)、损耗胞外和胞内Cl−水平,造成严重的电解质失衡;
(2)、胞内K+的损耗和升高的胞外K+浓度影响膜势、神经传递、骨骼肌收缩以及心脏功能;
(3)、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诱变和致癌;
(4)、在肝线粒体损伤的细胞造成组织氧气短缺;
(5)、免疫系统受到抑制,进而减少对细菌和寄生虫病的抵抗力。
为何高NO2-
在海水养殖上不那么危险
跟据广大养殖户总结发现,高的NO2-水平在淡水虾养殖上是非常有害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海水养殖上却不那么有害。并且,我国淡水渔业用水标准规定,养殖水体中的亚硝态氮应控制在0.2mg/L以下,河蟹、对虾育苗水体中的亚硝态氮应控制在0.1mg/L以下;而在海水养殖上,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控制在0.3mg/L以下。如果亚硝酸盐的含量超过0.5mg/L时,海水鱼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这是为什么呢?小编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答案竟在于此。
生物对亚硝酸盐的耐受力因环境条件而异,比如溶氧,水体的悬浮力和NaCl的浓度。在这些不同环境因素中,水体中的氯离子浓度似乎是最重要的。因为在鱼和小龙虾的鳃里,亚硝酸盐离子进入鳃的路线和氯离子进入的路线是相同的,NO2-会被竞争性的活性鳃氯吸收机制所抑制。在水环境中,随着Cl−浓度的升高可能会抑制鳃对NO2-的吸收,进而保护鱼类和小龙虾免受亚硝酸盐的毒性影响。因此,钙(Ca2+)和海水(可能因为高浓度的氯离子和其他离子)可以大大降低亚硝酸盐对于鱼和龙虾的毒性。甚至,有几项关于硬骨鱼类和甲壳类动物对于亚硝酸盐生理效应的研究表明,随着适应环境水平中亚硝酸盐的浓度上升,亚硝酸盐中毒的易感性也是可以降低的。
不同水生动物对亚硝酸的敏感性不一样。有些对于亚硝酸盐很敏感,比如:草鱼(种)0.12mg/L,中国对虾(1~50px)0.20mg/L,斑节对虾(蚤状幼体)0.10mg/L,罗氏沼虾(Z5幼体)0.12mg/L,河蟹幼体(Z3)0.71mg/L;而有些水生动物对亚硝酸不那么敏感,例如鲤鱼1.8mg/L,鲢鱼2.4mg/L,团头鲂2.0mg/L,罗非鱼2.8mg/L和欧洲鳗鲡2.6mg/L。
NO2-的检测
《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养殖水质亚硝酸盐的含量应控制在0.20mg/L以下。实际养殖中,鱼池亚硝酸盐浓度达到0.1mg/L,即可引发褐血病。目前测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分光光度法,示波极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但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试剂盒。
NO2-的防治
降亚硝酸盐时由于没有好的方法,我们就结合多种方法。首先是换水,但是换水不能大排大放,最好对角线方向换水。其次要增氧,开动增氧机,加增氧剂(Em菌);然后,还要增强鱼体的抵抗力,在饲料中添加Vc和免疫多糖可以缓解亚硝酸盐的毒性。最后,使用NaCl,当水体中Cl-浓度和NO2-—N浓度比例为6:1时,可以防止养殖动物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可每亩施用8~10公斤氯化钠和少量的硫酸亚铁和碳酸钙。
参考文献:
JulioA.Camargo,ÁlvaroAlonso,Ecologicalandtoxicologicaleffectsofinorganicnitrogenpollutioninaquaticecosystems:Aglobalassessment,EnvironmentInternational,Volume32,Issue6,August2006,Pages831-849,ISSN0160-4120,https://doi.org/10.1016/j.envint.2006.05.002.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04120060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