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草鱼肝胆综合症关键在于杀菌消毒
编辑: 时间:2021-12-15 18:13:18 点击:109
1、病害报告
记者近日在惠州走访时,当地渔药经销商和养殖户反映,当地草鱼养殖多发肝胆综合症,附带烂鳃、肠炎等并发症,造成大量死鱼。
主要症状为出现白肝,在受到细菌联合感染时会有腹水、黑身游边、鳍条(特别是尾鳍)端部变白现象。主要诱因是近期天气变化较大,养殖过程中不注意增氧,加上投喂饲料过频过密,造成水体恶化,藻类群体失衡,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增加,鱼体肝胆负荷过重,体质下降。同时水体环境变化使得有害细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引起烂鳃(鳃部肿胀、鳃丝发黑、泥巴鳃)及肠道发炎(红肠)。
记者走访博罗草鱼养殖产区,请教当地基层技术专家、渔药企业和权威专家,分析病理,提供实时解决方案。
2、行家支招
支招人:王雁飞,水产工程师。1997年西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长江水产研究所,后先后在新希望、通威、恒兴、澳华等饲料企业从事销售工作,现为博罗县雁飞水产兽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时自己承包鱼塘搞养殖。
解决方案:先外用杀菌消毒剂全塘泼洒(如20%戊二醛1亩1米水深用量200~250ml,或10%聚维酮碘1亩1米水深用量250ml)。后拌料内服解毒护肝类中药(如排毒护肝散3~4千斤鱼用量500g加五黄多糖抗病毒口服液3~4千斤鱼用量300~400ml)。
支招人:容云龙,资深水产技术员。1980年代就读于广州医学院,后先后在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和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习农业知识,一直在基层从事养殖技术研发及应用,在药理和中药应用上有较高的理论及实践经验。现为博罗园洲镇云中龙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解决方案:上午用抗应激中药类外用泼洒,减少死亡(如五黄应激王1亩1米水深用量1000ml),下午根据水质酸碱度不同用消毒剂进行泼洒消毒,如果是偏酸性水,用碘制剂(最好是纳米一号碘)500ml/3~5亩,如果是偏碱性水,用醛类(如戊二醛)500ml/3~5亩。第二天用氧化类杀菌解毒剂泼洒治烂鳃出血和改良水质(如护底解毒安用量500g/1~2亩1米水深,一般用1~2天,病情严重时可用3~5天)。用药时注意增氧,同时配合护肝解毒类药品(如有机酸类)拌料内服。
支招人:李江,水产技术服务工程师。2006年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鑫洋水产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一直在博罗负责技术服务工作,现为博罗县鑫维康水产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解决方案:先外用泼洒抗应激类药,如有机酸、维C等。后用杀菌消毒药对水体表层及鱼塘底部环境进行改善,如用8%二氧化氯粉剂及8%二氧化氯片150~200g/亩1米水深,用期1~2天,同时减少饲料投喂量,并拌料喂一些保肝护胆的中药(如大黄、五倍子末、三黄散等),以5~7天一疗程为宜,同时搭配抗生素类西药(如氟苯尼考)内服,但不宜长期使用,做到中药为主、西药为辅。
支招人:仲国华,水产技术员。2006年毕业于西南大学,后在九江饲料从事饲料销售及技术服务,现为博罗海源兽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同时自己养殖草鱼。
解决方案:适当减料,第一天先外泼消毒杀菌剂(如烂鳃一泼灵,用量100ml/1.5~2亩1米水深,严重时可多用一天),第二天外泼碘制剂(如菌毒双杀,用量200ml/亩1米水深)。同时拌料喂维C、多维、胆汁酸和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如板蓝根、大黄、茵陈等),以减轻肝胆的负荷。
支招人:欧阳结明,广州精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从事水产工作二十多年,多年前就有草鱼肝胆综合症的专业文章发表。
解决方案:一般分为两种情况进行治疗。
一、发病时带有寄生虫首先杀虫,要确定寄生虫的种类,对症下药(如甲壳类寄生虫使用菌虫双杀(辛硫磷溶液),指环虫、三代虫使用精博指环清(甲苯咪唑溶液),车轮虫、斜管虫使用灭虫精2号(硫酸铜、硫酸亚铁粉)等。第二天使用消毒剂,要求使用刺激性较小的(如聚维酮碘溶液、苯扎溴铵溶液等),同时适当减料并内服保肝护胆的药品(如肝胆康(黄连解毒散)、肝胃乐(板黄散)等)和增强抵抗力的药物(如维生素C钠粉、维生素K3粉等)。病情稳定后注意调水。
二、发病时无寄生虫的首先调水,并适当减料,一般使用碧水爽等带有解毒性质的比较好。再使用消毒剂进行池水消毒,同时内服保肝护胆药品和增强抵抗力的药物。病情严重并产生大量死亡时,在内服药里面应加上氟苯尼考粉或盐酸多西环素粉等抗生素类药品,病情稳定后注意调水。
一般鱼类发生肝胆综合症后,应该找专业人员进行病情鉴定,对症下药,以免进一步加重病情。
3、专家坐诊
鱼类肝胆综合症诊断及治疗误区
曾令兵,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鱼类细胞培养与水生动物病原分离鉴定、RNAi介导的草鱼抗病育种技术、鱼类病毒基因克隆与高新技术疫苗研究、鱼类抗病基因分离鉴定等。
1.鱼类肝胆综合症是一种新的疾病还是由其他病害引起的鱼类肝胆性疾病而出现的症状?主要原因有哪些?其主要的症状是什么?
近些年来,水产养殖中出现了一种新的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谢性鱼类疾病,即“肝胆综合症”。尽管目前鱼类肝胆综合症的诊断仍缺乏系统科学的生理生化特征性指标以及对其是否是一种新疾病尚存在争议,但普遍认为,水体环境恶化、饲料蛋白含量过高或强化投喂、饲料酸败变质或营养成份不平衡、滥用药物、维生素缺乏或微量元素等,都可能对鱼类肝脏胆囊造成损害,导致肝胆综合症发生。肝胆综合症的诊断目前主要依据解剖观察等手段。肝胆综合症以肝胆肿大、变色、质地易碎为典型症状。病鱼发病初期,肝脏略肿大,轻微贫血,色略淡;胆囊色较暗,略显绿色。随着病情发展,肝脏明显肿大,可比正常情况下大1倍以上,鱼的肝重与体重比例严重失常,肝色逐渐变黄发白,或呈斑块状黄红白色相间,形成明显的“花肝”症状,有的使肝脏局部或大部分变成“绿肝”,有的肝脏轻触易碎;胆囊明显肿大1-2倍,有时甚至导致胆汁溢出或胆囊破裂,胆汁颜色变深绿或墨绿色,或变黄变白直到无色,重者胆囊充血发红,并使胆汁也成红色。有时,病鱼的脾肾也明显肿大。检查肝胆病变情况时,若肝、胆肿大和变色明显,肝脏轻触易碎,即可初步确定为肝胆综合症。此外,养殖鱼鳞片松动竖立、不耐拉网、运输,对温度变化敏感,抵抗力下降,都可能是肝胆功能与代谢异常的表现形式。
2.主要在哪些种类的鱼上会出现鱼类肝胆综合症(暂且用这个名词,下同)
肝胆综合症近年来已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危害的对象主要是鲤、鲫、草鱼、团头鲂、青鱼、罗非鱼、黄颡鱼、黄鳝、鳖等以摄食配合饲料为主的养殖鱼类,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40-50%左右,且发生肝胆综合症的养殖鱼类因抵抗力下降而易患其它疾病,危害严重。
3.有些养殖户觉得没有好的方法预防和治疗鱼类肝胆综合症?究竟有没有方法预防和治疗此病症?
鱼类肝胆综合症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防:
(1)科学养殖与投喂培育良好的水质,使用品质优良的饲料,采用科学投喂技术,切忌投喂蛋白质变性、脂肪氧化、受潮发霉的饲料。如果饲料变质,可产生毒性很大的醛类物质,将直接对肝脏造成损害。若麦麸、玉米、菜籽粕、花生粕等受潮发霉,其产生的黄曲霉素、亚硝基物对肝脏有很大损害。
(2)正确用药:切忌低剂量、长时间在饲料中添加药物,不用副作用大和残留高的渔药,更不能使用禁用渔药或以农药代替渔药泼洒于水体中。适当选用和合理使用具有解毒护肝、疏肝理气、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中药方剂,具有防脂肪肝、协助解毒、促进肝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
(3)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补充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可以改善鱼体的营养与代谢状态,能增强鱼体的抗病能力,促进肝脏损伤的修复和肝细胞的再生。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甜菜碱、氯化胆碱、肉毒碱、甲硫氨酸、磷元素等,可以促进鱼类肝脏的脂肪代谢,降低脂肪在肝脏内的积累,对防止脂肪肝的形成有明显效果。
4.鱼类肝胆综合症诊疗过程中的常见误区
(1)由于尚缺乏检测鱼类肝胆综合症患病鱼生理生化反应特征与代谢功能的方法,许多人将病因不明或不能准确诊断的鱼病都归结为肝胆综合症。任何鱼病都有其发生的原因,准确诊断与对症用药是关键,切忌随意将鱼病归结为因肝胆代谢问题所致。
(2)养殖过程中不能长期使用保肝护胆药物。天然植物药物、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确在很多方面对于促进鱼体肝胆功能、提高鱼体代谢水平、增强机体抵抗力等有显著作用,但仍不能长时间持续使用这些药物或添加剂,过度使用会损失鱼体肝胆组织与细胞,影响肝胆代谢以及机体抵抗力。
(3)根据肝胆的功能与代谢过程,我们在疾病的实际诊疗中会经常发现一种情况,即:解剖活鱼后,其肝脏(肝叶)呈绿色,胆囊内无胆汁(只见胆囊膜),很多人认为这是肝胆综合症最为严重的表现,其实这种现象是正常的,此时,鱼的肝脏细胞正在分泌胆汁,胆囊中的胆汁进入肠道正在协助消化,此时肠道内一定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