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养得好不好,要看分苗技术杠不杠!
编辑: 时间:2021-12-15 18:15:29 点击:96
文/图沐屿岛
每年到了这一时期,霞浦海参养殖户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千里迢迢抓回来的参苗经一个多月终于初步长成了,到了该分苗的时节了;担心的是分苗时,各种原因可能造成海参挂笼、参体僵硬、摄食量大减,从而导致后期长势不佳,一年的辛苦就白忙活了。
后期长势关键看分苗分苗需谨慎
海参的分苗通常是特指海区吊笼养殖的海参,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后,同一笼子里的海参大小参差不齐,需要按大小规格重新分笼,以免海参大小差异过大,从而影响到后期小海参的摄食与生长,最后达到均匀上市。
霞浦海参的分苗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倒笼”。具体做法就是用力振动吊笼,将应激后吊笼里的海参全部倒在一块特制的木板上,然后按大小规格分类,再重新放入笼子。这种方法优点是操作方便,既能节省劳动量,又能借此机会将长满“水泡”的笼子换一换;不足之处是对海参的刺激大,机械损伤也较大。
倒笼分苗
另一种是“不倒笼”。具体做法就是人为地将吊笼里量小的那部分海参抓出,然后再补放同一规格的海参到吊笼里,保持每一个吊笼里每格的海参数量在4-6只。这种方法的优点对海参刺激小,机械损伤少;不足之处是花费的劳动量大,耗时比较长。
不倒笼分苗
分苗看似简答易操作,但掌握得不好,也会出现应激过大、海参挂笼、参体僵硬、摄食量大减等不利于海参生长的现象,因此需要格外的注意。笔者在2015年就碰到过在霞浦下浒雷江海区养殖的潘先生,因操作不当引起海参后期长势欠佳的现象。潘先生2015年从锦州买了8600多斤的参苗,回来1个月已经翻了一翻,到分苗时候,在阴雨天采用“倒笼”方法分苗,后期海参不但挂笼、参体僵硬,还出现陆续吐肠,结果收成时一统计,翻倍率还不到1倍。
要做到“二要三不”,有效防范应激
笔者采访了多年来一直保持高产赢利记录、具有丰富海参养殖经验的颜先生,他总结了海参分苗“二要三不”的经验。具体就是:分苗时要特别注意水温与气温的温差;要尽量减少海参的应激反应;做到阴雨天不分、小水天(小潮)不分、强太阳天不分。
据颜先生分析,阴雨天气压低,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低,海参养殖基地容易出现参苗缺氧;而小水天水流缓慢,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也低,参苗也容易出现缺氧;强太阳天温差大,容易出现应激反应过大。对于潘先生分苗后海参出现的不良状况,颜先生分析认为,主要是潘先生分苗时正赶上小雨天气和去年难得一见的小潮天气,造成海参缺氧,才导致了潘先生的海参后期不长反缩的异常现象。
为避免分苗后应激过强对海参肠道造成不良影响,通常投喂时停喂一轮鲜鱼料。颜先生建议,为了减少海参的应激反应,可以在分苗时投喂拌有低聚糖863、水产用维生素C的饵料。具体做法为:
1.用量:每公斤干海带拌低聚糖3-5克,VC5-10克、生物藻胶15克。
2.用法:称取适量的生物藻胶加10倍的海水搅拌均匀,直至透亮。加入适量的低聚糖、维生素C搅拌均匀。再加适量的成参饲料搅拌成粘稠状,最后与浸泡好的海带拌匀,即可投喂。
此建议得到黄海水产研究所王印庚博导的认可。王印庚博导认为,此建议依据科学。因为维生素C是用于治疗海参应激的最有效的、也是最安全的药物;低聚糖可以提高海参的免疫力,有效降低海参在应激后的发病率;而生物藻胶是目前最好的水产类安全载体,可以有效的降低VC、低聚糖溶解于海水中,提高海参对药物的吸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