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海南省渔业协会!
通威研究:池塘水温溶氧变化规律及对养殖鱼体生长的影响-其他养殖-海南省渔业协会官网

通威研究:池塘水温溶氧变化规律及对养殖鱼体生长的影响

鱼类属于变温动物,没有体温调节机制,只能靠自身行为来调节体热的散发或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来提高自身体温,新陈代谢强度受水温显著影响。在适宜的温度范围鱼类可以正常地生长繁殖,如果环境温度超出了鱼类的适宜范围,便会导致生长速度下降,或者生长停止,甚至导致死亡。本文主要探讨不同月份池塘水温、溶氧变化规律,及其对养殖鱼体生长的影响,旨在为水产养殖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一、试验设计

1、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6年4月20日至10月20日在四川省水产引育种中心展开,选用5口规格一致、单口面积为2亩的水泥池塘进行养殖试验。

2、主养品种、数量及规格

见表1。

3、试验饲料与养殖管理

试验期间投喂膨化配合饲料(粗蛋白质≥30%),每日定点投喂4次,投喂时间为8:00、11:00、14:00、17:00;试验期间使用智能控制系统24小时测定池塘水温、溶氧;每月在池塘抽样称重一次,计算鱼体平均重量。

4、数据处理与分析

取0时、6时、12时、18时水温、溶氧值计算日平均水温、溶氧。数据采用IBMSPSSStatistics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若差异显著(P<0.05),则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检验组间差异。

二、结果与分析

1、池塘水温变化规律

不同池塘水温变化规律基本相同,白天水温逐渐升高、晚上水温逐渐下降,在8:30左右水温达到最小值,17:00-18:00水温达到最大值,日最大温差在2℃左右(测定时间:8月2日,图1)。

4-8月水温呈上升趋势,在8月达到最大值,随后水温呈下降趋势,不同月份平均水温差异显著。见表2。

2、池塘溶氧变化规律

不同池塘水体溶氧变化规律基本相同,0-8:00溶氧呈下降趋势,8:00-9:00达到最小值,随后溶氧逐渐升高,17:00-18:00溶氧到达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图2)。

不同月份平均溶氧差异显著,池塘之间水体藻类等微生物数量及种类构成有所不同,是造成池塘间溶氧差异的主要因素;4-10月平均溶氧波动规律基本相似,主要是受天气因素影响。见表3。

3、不同阶段生长性能

草鱼重量从100克/尾提升至1300克/尾以上需要养殖6个月左右,7-9月份增重较迅速。见表4。平均净增重、平均日增重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6月20日-9月26日期间鱼体净增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占比达到整个养殖期间的75.01%。见表5。草鱼特定生长率呈显著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鱼体重量逐渐增大,相对增重比率下降。见表6。

三、讨论

1、水温的变化与养殖鱼类的生长

水温的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水温与当日、前1~3日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关系较为密切。本试验期间,月平均水温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所测定5口池塘日平均水温高于30℃的天数为20天左右,主要集中出现在7月下旬和8月,9月份后水温逐渐降低。不同水生生物对水温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其不仅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也会影响养殖生物的繁殖。在适宜范围内,水温越高养殖对象摄食量越大,生长速度越快,饵料系数越小。鱼体内消化、代谢等功能酶的活性受到水温的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及转化在不同温度下的效率不同。研究认为水温在1~38℃范围内,草鱼都能存活,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当水温低于20℃时摄食量会明显降低,低于7℃时停止摄食。表5可得平均日增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与水温变化趋势相同,增重高峰期主要集中在7、8、9月份,净增重可占到整个养殖期间增重量的75%以上,这三个月也是传统养殖上的旺季。由表6可看出,特定生长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主要是因为鱼体规格逐渐变大,生长速率相对降低。

2、池塘溶氧变化的影响因素

本养殖试验中不同池塘溶氧昼夜变化规律基本相同,白天藻类光合作用的增强,溶氧逐渐上升,夜间藻类光合作用停止,各类生物呼吸作用依然进行,因此水体溶氧下降。从溶氧监测数据可以看出,溶氧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在8:00-9:00和16:00-17:00。溶氧拐点不在日出后和日落前的时间点,而是分别推迟和提前2~3小时。主要原因是日出后的3小时内,阳光直射角度低,光照强度小,浮游藻类光合作用效率低,池塘水体中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因此在此期间溶氧持续下降。同样的日落之前2~3小时由于阳光直射角度由高逐渐变低,藻类光合作用慢慢减弱,水体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效率相同时溶氧达到最大值。池塘昼夜溶氧变化拐点的时间受光照、水温、藻类丰度、耗氧生物量等因素的影响。

温度较高光照强烈时,藻类生长繁殖较快,光合作用旺盛,释放大量氧气,增氧效果明显;而水温升高可使水体氧气溶解率降低,此外单位水体生物量增大、投饵量的增加、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导致耗氧量增加。因此在光照充足、藻类丰富的时期水体溶氧值较高;光照不足、藻类较少的月份溶氧值较低。本试验中5口池塘规格设计相同、管理方式一致,所以主要受气候因素影响,月平均溶氧波动趋势相似。

3、养殖生产中的合理管理

全年的月平均水温是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养殖过程中可通过池塘水位的高低对水温进行调节,春季水温较低时鱼塘水位不宜过高,以利于池塘水温的提高,促进鱼类摄食与生长;随着时间推移,水位逐渐升高,提升鱼体活动空间的同时,可在炎热夏季使下层水温不至过高而影响鱼类栖息与生长;若鱼需要过冬养殖则应保持较高水位,适当增加水体肥力,避免因水浅而使水温降得过低。

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生物生理代谢水平越高,需要消耗更多的氧进行基础代谢,所以水中的溶氧量很快下降到不足以用于呼吸代谢,鱼体便窒息死亡,同时表层水温上升,导致上下温差加大,内部混合作用减弱,造成底层水的溶氧明显减少。高温季节增氧设备的合理利用不但可以增加水体的溶氧量,而且可以提高鱼体对高温的耐受性。研究报道红大马哈鱼正常活动的最高水温是15℃,但是在用增氧设备提升水中溶氧的情况下,这个温度可以提升至20℃,甚至更高。在养殖期间,需根据池塘溶氧的季节、昼夜变化规律合理使用增氧设备,培养有益藻类,增加水体溶氧来提升鱼体生长性能及抵抗负面因子的能力。鱼的生理代谢能力受水体溶氧量的影响,一定范围内,溶氧低则代谢能力减弱,溶氧高则代谢能力增强。由图2可知水体溶氧在白天呈逐渐上升的趋势,适当分配不同时间的饲料投喂量,上午投料量小,下午投料量大。

鱼类的生长取决于鱼类的摄食量、饲料转化效率。饲料成本占整个养殖成本的60%以上,选择合理的饲料(如粒径、营养水平、膨化或非膨化等)及投饲策略(投喂率、日投喂次数、投喂区域、投喂覆盖面积等)能有效提高饲料的利用转化效率,节约养殖成本。水温过低或过高时应减少投喂率和投喂次数,水温适宜时则应增加投喂率和投喂次数。应根据养殖模式分配好全年饲料投喂量,根据不同月份鱼体的净增重来合理分配每月的饲料投喂量。7月、8月及9月是鱼体增重高峰期,需加大投喂量,拉升鱼体规格,但不可超过适宜的投喂率,鱼体饲料摄入量过高时,机体代谢负荷增大,造成体形过肥及肝胆肠道疾病;且饲料营养物质不能被较好地吸收转化,以粪便形式排入水体造成饲料系数过高及水体污染。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水产研究所王二龙高启平邓玉平刘汉论)

其他养殖排行榜
  • 1池塘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形成的原因···
    池塘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形成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21-12-15
    阅读量:[list:visits]
    查看详情>>
  • 2草鱼“白露劫”的参考对策
    草鱼“白露劫”的参考对策
    发布时间:2021-12-15
    阅读量:[list:visits]
    查看详情>>
  • 3养殖池塘增氧的重要性,缺氧的后果···
    养殖池塘增氧的重要性,缺氧的后果,你知道吗?
    发布时间:2021-12-15
    阅读量:[list:visits]
    查看详情>>
  • 4团头鲂养殖方法
    团头鲂养殖方法
    发布时间:2021-12-15
    阅读量:[list:visits]
    查看详情>>
  • 5团头鲂鳊鱼养殖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生
    团头鲂鳊鱼养殖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生
    发布时间:2021-12-15
    阅读量:[list:visits]
    查看详情>>
  • 6如何分辨草鱼苗与草鱼鱼种的质量?
    如何分辨草鱼苗与草鱼鱼种的质量?
    发布时间:2021-12-15
    阅读量:[list:visits]
    查看详情>>
  • 7水蛛的培育方法和水蛛栽培技术
    水蛛的培育方法和水蛛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1-12-15
    阅读量:[list:visits]
    查看详情>>
  • 8环境解毒+内服达克菌+外用复合碘···
    环境解毒+内服达克菌+外用复合碘组合治理小草鱼细菌性烂鳃病
    发布时间:2021-12-15
    阅读量:[list:visits]
    查看详情>>
  • 9翘嘴红鲌如何人工繁殖?白鱼苗种培···
    翘嘴红鲌如何人工繁殖?白鱼苗种培育技术
    发布时间:2021-12-15
    阅读量:[list:visits]
    查看详情>>
  • 10“精养草鱼塘里套养花鲢高产模式实···
    “精养草鱼塘里套养花鲢高产模式实验”中期报告
    发布时间:2021-12-15
    阅读量:[list:visits]
    查看详情>>
    • 淡水养殖
    • 虾类养殖
    • 海水养殖
    首页 |协会简介 |领导信息 |组织机构 |联系方式 |协会动态 |行业新闻 |媒体视角 |法律法规 |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