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性别如何转化? 鱼“雌性”转化为“雄性化”技术分析
编辑: 时间:2021-12-15 18:11:04 点击:100
在水产品中,由于性早熟和鱼类生长过程中繁殖量过大,一些鱼种往往会影响商品的个体重量和种群重量,如罗非鱼等性成熟早、几个月繁殖力强的鱼种。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有些鱼类的生长速度快于雌性,如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第1年雄性黄颡鱼的生长速度比雌鱼快30%左右。但草鱼、鲫鱼等品种恰恰相反,草鱼、鲫鱼的雄鱼比雌鱼生长慢得多,因此,草鱼追求的是“雌性化“改良。本文拟就鱼“雌性“转化为“雄性化“技术作一简要介绍。
一、有机锡使雌性鲍鱼雄性化
日本科学家堀口敏宏最近通过实验证实,有机锡化合物是一种环境激素,可以在雌性鲍鱼的卵巢中引起男性化。
(鲍鱼)
据共同社报道,堀口敏宏是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员。他分别把有机锡化合物丁蜗锡(TBT)和三苯基锡(TPT)这两种物质以100ppt(1ppt为一兆分之一)的浓度溶解在没有遭受化学物质污染的人工海水里,并用它们各饲养70条雌性鲍鱼。两个月后,雄性出现在两个实验罐中的鲍鱼中,精子或精母细胞出现在卵巢中。
雄性化比例是:丁蜗锡水槽为82%,三苯基锡水槽为50%。然而,在没有这两种有机锡化合物的情况下,在罐中培养的鲍鱼并没有出现。
在日本,这两种物质被广泛用作底漆和鱼网的防污剂。近年来,由于干扰动物内分泌功能的副作用,它们被列为“环境激素物质”。鲍鱼在日本是一种名贵水产品,现在的产量已经减少到1970年的1/3以下,而且大约20%都发生了雌鱼雄性化现象。据信有机锡化合物对海水的污染是重要原因之一。
二、培育全雄性罗非鱼的新方法
在罗非鱼的商品鱼养殖中,常常因罗非鱼生长期间的性早熟和繁殖过剩影响商品鱼的重量和产量。因此,将整个池塘中的“全雄“罗非鱼的生产商业化的方法将在产量方面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罗非鱼)
英国威尔士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出一项大规模培育全雄性罗非鱼的技术 :先用雌激素对雄性罗非鱼进行诱导性转化 ,然后用性转化的雌鱼与正常雄性鱼配对 ,生产出的子代为 YY型雄性遗传罗非鱼。然后与正常雌性罗非鱼配对,产生正常的xy雄性后代。用这种繁育方法培育的整群(整池)的罗非鱼,其雄性率高达96%以上,群体的批次增重增产量可提高15%--24%,提高了罗非鱼的商品食用鱼档次和价值。
罗非鱼的养殖目前已跃居世界淡水养殖业的第二位。由于罗非鱼的个体生长在雄性和雌性之间有很大的差异,饲养者可以通过人工控制鱼体的性别来获得快速生长的单性鱼类,以加快商业鱼类的生长速度,增加鱼类产量,提高经济效益。这项工作也在该国进行了近20年。
国内目前生产单性鱼的方法:南方主要是利用纯种雄性奥利亚罗非鱼和纯种雌性尼罗罗非鱼来交生产全雄奥尼鱼;而北方则主要采用性激素诱导尼罗罗非鱼,使之转化成单性鱼。前者在中国引进了几种不同的尼罗河罗非鱼品系。只有少数单位有纯尼罗罗非鱼,而且由于大多数单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罗非鱼的混合,使罗非鱼生产的奥尼杂交鱼的雄鱼比例不稳定。后者是由人类诱导的性刺激诱导的,尼罗罗非鱼生理特性的变化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因此不宜提倡。
针对目前我国罗非鱼雄性技术的不足,一些人探索了一种既能提高罗非鱼的雄性比例,又能提高罗非鱼的雄性比例的方法。并且不会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的新方法:即将个体作为亲鱼的性逆转来大规模生产ONI杂交鱼。 先将纯种尼罗罗非鱼苗( 0.9 -1.1cm),口服苯甲酸雌二醇,连续投喂20-30 天(约每万尾鱼苗用药量为2g左右),尼罗罗非鱼雌性转化率为95%左右,再经3-4 个月饲养即可作为亲鱼进行交配繁殖。雌性与纯种雄性Aoliyaluofei的选择性转化杂交,繁殖世代Aoniyu的雄性比例可达98以上。利用此方法首要注意尼罗罗非鱼及奥利亚罗非鱼亲本的纯度, 才能保证较高雄性率。
附:原来过去罗非鱼苗的“雄性化“
雄性罗非鱼比雌性的生长优势明显,个体大。实行单养雄性罗非鱼,可获得更高产量和更优质的食用鱼。
在许多负面报道中,甲基睾酮,也被称为甲基睾酮或甲基睾酮,已被用于罗非鱼养殖。其实,这种物质如其名,根本不是避孕药,而是雄激素。在鱼苗阶段投喂含有甲基睾酮原料药所拌饲料让罗非鱼雌鱼苗性转换,提高罗非鱼鱼苗的雄性率,有利于罗非鱼生产,提高产量。
(甲基睾丸素)
生产上取得雄性罗非鱼种苗,主要是应用甲基睾丸素(甲基酮片)的方法进行药物处理,目的是破坏雌性罗非鱼苗的生殖系统功能。
当鱼苗(稚鱼)孵出5天后,可用1片甲基睾丸素配3kg面粉并加少量鳗鱼料、鱼粉拌成饵料投喂。甲基睾丸素片先用含量为95%以上的酒精进行溶解,然后再拌入面粉、鳗鱼料、鱼粉,视稚鱼(罗非鱼小苗长到5mm左右,超过此规格进行投药处理无效)多少适量投喂,以当天拌的饵料吃完为准。这种方法仅适用于长达约5mm的罗非鱼幼苗。超过药物管理规范是无效的。同时,在喂养过程中池塘的水质不应过度施肥,否则无效。用上述方法对稚鱼连续投喂40天,最后检验,一般雄性率可达95%~97.5%。
另外,此法还适用于投喂对虾,使对虾性早熟,促进交配,投喂5~7天即可。
但如今甲基睾酮已经被列为禁用药物,而且目前通过品种选育方式杂交得到的罗非鱼鱼苗雄性率已达97%~98%,已经不需要用药物来控制罗非鱼性别。
三、全雄性黄颡鱼(黄辣丁)
黄颡鱼(黄辣丁)是中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底层经济鱼类,黄颡鱼雄鱼比雌鱼生长快。据调查,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第一年雄性黄颡鱼比同胞雌鱼的生长速度快30%左右。在养殖的第二年,其雄鱼生长至150~200克/尾,而雌鱼却只有50~75克/尾,雌雄生长差异接近3倍。正因为如此,研究人员希望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能够培育出所有雄性黄褐斑,即全雄黄褐斑。
黄颡鱼(黄辣丁)
全雄黄颡鱼就是利用黄颡鱼性逆转技术获得XY生理雌鱼,然后通过XY生理雌鱼雌核发育产生了YY超雄鱼,并且通过与XX雌鱼测交得到了全雄子代。已建立两个成熟的繁殖系统:
(1)超雄鱼繁育体系: YY超雄鱼与YY生理雌鱼交配,规模化生产YY超雄鱼;
(2)全雄鱼繁育体系: YY超雄鱼与正常XX雌鱼交配,规模化生产全雄鱼。
该技术可以生产出,以上的全雄鱼后代由此建立全雄鱼繁育体系。
全雄黄颡鱼是一种科学研究和开发物种,它解决了雄性和雌性黄鲶鱼的生长差异。人工诱导黄骨鱼四倍体的研究是中国高产值鱼类遗传育种工作中的方向之一。两种结合静水压力或静水压力与冷冲击的方法用于抑制第一次裂解并诱导黄貂鱼的四倍体,然后将四倍体鱼与正常的二倍体鱼交配以获得大量的三倍体后代。繁殖产生的所有三倍体都是雄性黄貂鱼,全雄三倍体黄貂鱼没有繁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