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份以后草鱼发病,为什么会越治越死?
编辑: 时间:2021-12-15 18:28:48 点击:116
作者:泱盛水产卞会振
今年的草鱼,无论大小,发起病来治疗效果多数都不太理想,有时候还会越治越死,死亡数量不断上升,直到所剩无几死亡情况才会好转,特别是进入9月下旬以后的时候越治越死的情况发生较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就自己在走访塘口的时候根据实际治疗效果推断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用药不全面
图1、黑头黑背的鱼
图2、体长约20厘米
图3、烂鳃
图4、烂尾
图5、肠炎
图6、胆肿大、黄肝
图7、绦虫
图8、绦虫
现在的草鱼发病,在一条鱼身上可能会同时出现多种病源,如图所示,就可以看到一条鱼同时患有烂鳃(柱状黄杆菌)、肠炎(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肝胆综合征、绦虫等疾病,而实际治疗治疗过程中为了降低用药成本,不少养殖户都习惯性的选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少会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按照步骤进行全方位的用药治疗,因此治疗起来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二、病因诊断不准确
图1、水面有一层油膜
图2、亚硝酸盐超标
图3、氨氮超标
图4、烂鳃有泥巴
图5、细菌性肠炎
图6、病毒性肠炎
图7、病毒性肠炎
图8、绿肝
图9、细菌性肠炎
导致草鱼死亡的原因是综合性的,如细菌、病毒、水质问题、体质、天气等,可能是其中的一种,也有可能是两种、三种甚至多种。所以诊断病因的时候要多检查几条新鲜的死鱼,最好是还没有死亡的草鱼,综合考虑天气、水质问题等,以便更加准确的判断草鱼死亡的原因,只有准确的找到草鱼死亡的真正原因,才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如果只是简单的检测两三条,真正的病因很难找到,用药效果也就会和预期有一定的差距。
三、滥用抗生素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也有不少养殖户走入了一个误区:使用抗生素预防疾病。“预防为主”是指在养殖对象没有发病的时候,通过调控水质、拌料投喂免疫多糖等方法,为养殖对象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养殖对象的免疫力来预防疾病,而不是通过使用抗生素来杀灭养殖对象体内的病原菌来预防疾病。养殖对象体内本身就有很多有益微生物菌群,有益微生物会抑制有害菌的繁殖生长,没有发病的时候使用抗生素,会破坏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生态平衡,不但起不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还会因为有益微生物的减少,间接促进有害菌的繁殖生长,使得有害菌产生抗药性。
四、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正规产品图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210号规定,2017年12月31日之后生产的兽用处方药,必须有二维码才可出厂上市销售,正规的产品会在包装袋正面明显的位置用红色字体标出“兽用处方药”五个字,并且会有国家兽药产品追溯查询的二维码,用手机扫描可以显示出生产厂家、日期、联系电话等信息,一包一码,可以通过这个办法来鉴别购买的产品是否是符合国家规定的产品。假冒伪劣产品一般来说价格都比较便宜,许多养殖户为了贪图便宜也喜欢使用价格低廉的产品,但是这些不正规的产品并不能保证有效成分的含量足够、是否添加违禁药物、产品疗效,所以很多时候会出现越治越死的情况。
五、治病用药剂量不足、疗程不够
购买到正规的产品后,最好在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的指导下使用,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使用。养殖对象发病都有一定的规律,使用药品的时候需要根据发病的实际情况控制药品的使用剂量、疗程长短。剂量不够会导致疗效差,达不到预期效果,疗程不够会导致病害反复,难以痊愈。
六、草鱼病害治疗总结
1、今年的气候有些不同,发病比去年迟,6、7月份连续暴雨天气,8月份连续高温,导致今年的草鱼前期生长缓慢,9月份后天气稳定,温度适宜,为了能够赶在年底前干塘出鱼,不少养殖户便通过使用高蛋白饲料来提高鱼的生长速度,高蛋白饲料会加重养殖对象的肝脏负担,在现场检测的过程中发现,97%以上的草鱼肝脏都有问题。在遇到草鱼死亡严重的情况时,停食三五天,草鱼死亡数量会有所下降并稳定,先使用三黄散、肽酶激安拌料投喂两三天,调节恢复肝胆功能,之后再加上盛弗康同时拌料投喂治疗草鱼细菌性出血病,一般内服盛弗康三天,五到七天后可控制草鱼死亡数量比原来减少80%以上。
2、治病先调水,调水好治病。鱼离不开水,就像人离不开空气,一个良好的水质环境,有利于鱼类的健康生长,也有利于病害的治疗。如果水质恶化,氨氮、亚硝酸盐超标严重,时间久了健康的鱼都会出现问题(如吃食不旺、夜半浮头),更不用说已经患病的鱼了,因此在治疗鱼病之前,必须先把水质调节好。急病治标,慢病治本。如果遇到爆发性出血病,每天亩死亡鱼类超过10条以上,那就不能按部就班的先调水后治病了,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先想办法解决死鱼问题,尽量降低病害损失。
3、避开天气剧烈变化的时间段。天气剧烈变化会引起鱼类的应激反应,如果处在发病期间还会加重病情,如遇上阴雨天,使用药品治疗效果很差。
4、注意虫害。草鱼长大后发生虫害,虽不会致死,但是有些虫,如中华鳋、指环虫、三代虫等,寄生在鱼类鳃部,会破坏鳃的表层结构,烂鳃后容易感染细菌,从而导致鱼类死亡。因此,如果遇到虫害严重的时候,必须杀虫、消毒。